戶外運動中的安全問題已屬老生常談,但是山難仍舊不斷發生,驢友遇險如家常便飯般頻繁。一位老驢曾說過,山難的發生多數都是驢友對自己的實際能力估計過高,對登山運動本身認識不足引起的。
因此,對個人的認知和對戶外運動本身的認知是避免山難發生的前提條件,這屬防患于未然??墒?,當山難真的發生的時候,追究這些主觀原因都是徒勞的,如何求生才是關鍵的問題,這其中就涉及戶外裝備的問題。出發前,準備一些必要的裝備,對于山難中求生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。
衣服:以防水保暖為佳
帽子是常常被人忽視的一件重要裝備,根據科學的說法,人體內30%的熱量是通過頭部散發出去的。因此,有了帽子就可以避免這部分熱量散發,尤其是在登山的時候,山風很容易吹走體內的熱量。在選擇帽子的時候,以防水、保暖兼備的帽子為佳。
很多初入道的山友有一個認識誤區,認為戶外裝備只是沖鋒衣、沖鋒褲、登山鞋而已,其實,戶外裝備還包括內衣、內褲,并且其作用一點也不亞于沖鋒衣、沖鋒褲。羊毛衣褲在吸濕30%之后,仍有保溫效果,有些仿毛線的衣褲也可以,如果這些都沒有的話,就買一套登山專用的保暖衣褲。
經常會看到有游客穿運動鞋、旅游鞋登山,運動鞋、旅游鞋在保溫、防止碰撞、防止扭傷等方面的效果都比登山鞋差很多,并不是登山的好選擇,尤其是在登難度比較大的山時,登山鞋是必不可少的裝備。穿登山鞋時,應該配一雙排汗內襪,羊毛或棉織厚襪效果佳。
其他求生裝備
國外的驢友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把戶外運動專用的刀具,因為在他們的野外運動指南上,就已經闡明了刀的重要性。當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,刀能有許多用處,如搭建避難所、生火、做擔架、拐杖等等。
火柴。它可以為你帶來熱量和光明,需要謹記的是火柴需要做防水處理,否則火柴被打濕就等于廢品。
手電筒及頭燈。夜間可以提供照明,在需要求救的時候,還是非常理想的信號燈。
登山愛好者人數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。針對一些登山愛好者山中遇險的情況,福建奧庫戶外用品就如何確保野外登山安全提出了2點建議:
一是登山愛好者去野外登山,一定要先對登山線路進行細致的研究,列出周密的行程計劃,畫出活動線路。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后,盡可能和當地熟悉地形的村民聯系,向他們了解所登山脈的地形情況。如果條件許可,較好請一位當地村民做向導。
二是野外登山有很多不可預見性因素,所以一定要對可能發生的各類意外情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,并要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,包括帶上足夠的食物、飲用水和衣物、雨具、照明、指南針、通訊工具等。